远征南湖:探索并建立教学、生产、科研三结合基地

发布者:gaoyun发布时间:2021-06-28浏览次数:1144

19589月,共大总校派出部分师生奔赴永修、德安、星子三县交界鄱阳湖区域的南湖地区,开垦荒山荒地,建立了“共大总校南湖农场”。但是由于该场地处丘陵河汊地带,没有修建围堤,可供开垦的水田面积有限,开出来的荒地只能种植一些旱作物,短时间内难以解决学校的粮食问题。但南湖农场还是为当时缺粮缺油缺肉的共大师生提供了不小的帮助。彼时的农场面积约为1342亩,人口274人,分为五个生产队,每年产鱼三万斤,由于水患严重,所以收入极不稳定。

19625月以后,在江西省委和共大总校党委的关心与支持下,共大总校的畜牧兽医系搬来南湖农场实行系、场合一,成为教学、生产、科研三结合的基地,从此成为全校师生供应肉类、蛋禽食品的生产基地,同时南湖农场更名为“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南湖农牧综合试验场”。

1958年底到1962年系场合一以后,在这里工作学习的教职工和同学们的生活是艰苦的,简陋的宿舍和教室,衣食住行极不方便,考验着每个师生的毅力和恒心。在这里的全体师生默默承受着清贫的物质生活,艰苦的劳动和学习,还有血吸虫病的威胁。但广大师生坚定信念,没有一个逃兵,没有一个退缩,没有一个掉队。师生们发扬“一不怕苦、二不怕死”的精神,发扬“自力更生建校园”的精神,为共大总校南湖农场发展壮大做出了巨大贡献,为共大总校师生解决粮食、蔬菜、肉类供应做出了积极贡献。

南湖农场地处鄱阳湖一个湖汊的西岸,这里有湖滨的水田、草场,有丘陵上的旱地和果园,还有猪场、鸡场、牛场、兔场、孵化场等。站在高处,向北眺望,是饮誉中外的庐山,映入眼帘,其倩影犹如一幅水墨画,煞是美丽;西面远处群山横亘,莽莽苍苍;放眼东南,湖水浩淼,波光粼粼。湖滨滩涂水草丰盛,候鸟栖息,四周湖光山色,诗情画意,令人心旷神怡。但这里也是血吸虫病的重灾区,在这里劳动格外的辛苦。

南湖农场属三个大队,分布在沿湖的各个村庄里,以农业生产为主。在这里既学习专业理论和知识,也参加各种农业生产和畜牧业生产劳动。在这里以劳动为主的,每年劳动不少于两百天。

每年的“双抢”劳动是师生们最辛苦的季节。天上烈日如火,山坡下稻田里没有一丝风,劳作的师生像置身于蒸笼,身上的衣服就像是从水里捞出来一样。割下的稻子要就地脱粒,当时没有脱粒机,打稻子只能在木制四方形打谷桶上用力甩打,哪块田割稻,打谷桶就扛到哪儿。再把打下来的稻谷挑到晒谷场里,稻谷翻晒干了,用土风车扬净杂质,装入麻袋入库。最后再用拖拉机装运到江益粮库就完工了。

每年的插秧和耘禾劳动同样辛苦。早晨去插秧或耘禾,赤脚踏进水田,冰冷的水田即刻使人感到刺骨的疼痛。水中多有蚂蝗,叮咬着泡在水里的师生们的双脚。每年还要在丘陵、旱地上劳动,主要是挖树坑、栽果树,种植和收割红薯、芝麻等。每人每天挖八个树坑,挖好后听候检查,不合格则返工,合格者撒下基肥后再栽上梨树苗、桃树苗等,再进行除草、松土等养护,来年就有可能有收益了。

在田里、山上劳动的师生,夏天晒得黝黑,双手磨出老茧,一个个都像标准的农民。1962年底,南湖农场耕地扩大到2487亩,果园330亩,面积较1958年底翻了一倍。当时农场有农工614人,大学生153人,设有四个生产队。1962年底,上调猪174头,兔975只,鸡775只,调销羊毛1027斤,兔毛166斤。生产红薯23万余斤,青饲料52万余斤,青秆31万余斤,干秆11万余斤。为共大发展畜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,也为共大保证粮食供给,为共大师生能够吃上肉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。

南湖农场土地非常肥沃,产能巨大,但缺点也很大,南湖农场的稻田经常因为湖水泛滥而淹没,南湖农场几乎成为孤岛,威胁师生生命。为彻底解决南湖农场涨水时成为孤岛的问题,自19641124日到1965129日,共大总校连续两个月组织师生修筑围堤。师生每天挖土、挑土,加班加点。寒冬腊月,北风凛冽,围堤工地上人声鼎沸,热气腾腾。为了抢时间,争速度,完成任务,全体师生加晚班,挑灯夜战干到晚上八九点钟。在冬日晨雾弥漫之中,在寒夜月色朦胧之下,男女学生挑着满筐泥土的担子从早到夜川流不息的上下围堤。经过两个月艰苦奋斗,一条长达十多里的围堤建成了。高高的围堤拱卫了数千亩良田,无声诉说着共大师生的丰碑和不屈的意志。登上大堤向湖面望去,只见水天一色,碧波万顷,远远白帆点点,在阳光映照下,熠熠生辉!

通过远征南湖,共大立住了脚跟,找到了粮仓,找到了肉类供应基地,找到了实习实验基地。由此共大成功地找到了一条建立教学、生产、科研三结合基地的办学模式,为进一步“半工半读、勤工俭学”打下了坚实基础,同时培养了众多的科技骨干。




作者:档案馆   刘庆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