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博·(中国)官方网站研究生导师团队:依托科技创新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

发布者:gaoyun发布时间:2023-02-13浏览次数:709

天博·(中国)官方网站研究生教育肇始于1962年,是江西省最早从事研究生教育的高校,至今已60余年。1981年天博·(中国)官方网站成为全国第一批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,2003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。60年来,天博·(中国)官方网站为社会输送研究生1.4万余人,涌现出了以中国科学院院士、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、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、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、长江学者特聘教授、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为代表的一大批高层次人才。长期以来学校研究生导师团队,依托科技创新,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、解决种业破卡问题及江西三农问题和服务乡村振兴做出了突出贡献。

聚焦农业科技前沿,解决种业破卡问题

天博·(中国)官方网站研究生导师团队长期聚焦农业科技前沿,聚力农业科技创新,竭力解决种业破卡问题。中国科学院院士、校党委书记、博士生导师黄路生院士团队长期致力于家猪的遗传育种研究,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。21世纪初,团队构建完成了国际上最为完善的中国及全球地方猪种资源基因组DNA库,并选育改良了我国20个生猪主产省35家大型种猪育种企业的84个核心育种群,破解了由仔猪大肠杆菌K88造成的腹泻致死这一困扰养猪生产的难题。研究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,实现了江西省国家技术发明奖项零的突破。

近年来,团队牵头组建了全国家猪育种技术联盟,成功研发了国内首项基于家猪基因组全序列、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效、精准育种新技术——“中芯一号,成为全国推广的主导技术,被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和国家生猪遗传改良计划推荐应用,累计检测种猪核心群5.8万余头,覆盖出栏商品猪超3亿头,累计产出经济效益30亿元,有效解决了家猪种业卡脖子问题。

2022年,团队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《Nature》(《自然》)在线长文发表重大研究成果:发现ABO血型基因通过调节N-乙酰半乳糖胺浓度显著影响猪肠道中丹毒丝菌科相关细菌的丰度,并系统地阐明了其作用机理。这是迄今为止江西省和中国畜牧学领域首篇《Nature》发表的研究长文,同时也是国际猪基因组与遗传育种领域近20年来第三篇在《Nature》发表的研究论文(上一篇是2012年),对我国种业自主创新工作有重要意义。

聚焦科技成果转化,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

在做好种业破卡问题的基础上,天博·(中国)官方网站研究生导师团队围绕产业发展,聚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,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。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获得者、博士生导师贺浩华教授长期聚焦水稻新品种选育与技术推广,带领研究团队在两系杂交稻、三系杂交稻尤其是双季超级杂交稻育种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,在国内率先开展化学杀雄杂交水稻研究,首先提出了光、温敏核不育系育性转换的两个光温作用模式等多个学术观点,开发了水稻显性核不育性的应用,提出了性状机能协调型双季稻育种思路,开创了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新途径,选育了江西第一个超级稻和江西省推广面积最大的晚稻品种。

选育的泰优871”荣获全国十大优质籼型超级稻品种。牵头成立的水稻种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,审定的水稻新品种占江西省水稻新品种的 90%。近年来,团队共育成水稻品种70多个,其中6个品种获国家审定,4个品种获农业农村部超级稻认定,8个品种获植物新品种权保护,研究形成的江西双季超级稻新品种选育与示范推广荣获201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。选育的品种和技术已经在江西、湖南、湖北等省累计推广1.2亿余亩,新增稻谷60亿公斤,新增社会经济效益144亿元,为我国水稻生产连丰、乡村振兴发挥了巨大作用。

研究生导师团队围绕一头猪(种猪)一株稻(超级稻)一只蜂(蜜蜂)一棵树(樟树)一根竹(厚壁毛竹)一粒果(猕猴桃)一枝花(彩色油菜花),结合人才团队优势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,形成了以一批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,产出了一批高质量科研成果,攻克了一批行业产业关键技术。2012年至今,学校获得国家科技奖励6项、省科技奖励50项。近年来,学校先后自主选育新品种100多个、授权专利600余件,科技成果转化金额3712.15万元,制定了南丰蜜桔、青钱柳茶等产业标准,推广运用了赣南脐橙采后处理、油茶栽培繁育等一系列技术规程。

聚焦乡村振兴战略,助力精准扶贫脱贫攻坚

学校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,助力精准扶贫脱贫攻坚。学校依托研究生导师团队建立江西农大科技特派团6161科技扶贫模式,即一个科技特派团,服务一个产业,建好一个示范基地,培育一批乡土人才,协同解决一个关键技术,带动一方群众脱贫致富一个科技特派员,蹲点一个村,对接一个企业,推广一批实用技术,上好一堂培训课,带领一些贫困户脱贫。截至202112月,学校共选派4批次共265位专家导师担任科技特派员,在全省11个设区市90多个县(市、区)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服务和精准扶贫工作,对接服务县覆盖省内25个贫困县,在全省各地累计建设了76个特色产业示范基地,涉及江西优质水稻、生猪、油茶、休闲农业等十大优势产业,示范基地面积超过12万亩,包括10个综合服务示范基地、48个特色产业示范基地、11个分布式服务站;在井冈山市等地与企业合作建设3博士农场。学校通过示范基地连接一般贫困户,把脱贫户生产纳入示范基地的优势产业链,将其打造为农村专业户,带领地方群众增收致富。此外,学校与500多个农业龙头企业等新主体建立科技合作关系,年度培训新农人”1.52万余名、推广和解决关键技术590余项、引进新品种390余个、帮助指导困难农户2600余户,帮助企业和困难农户直接增收30亿元以上,有力推动了江西农林主导产业和特色扶贫产业的发展。

 

江西教育强国号】链接:https://article.xuexi.cn/articles/index.html?art_id=9223568547320566296&source=share&study_style_id=feeds_opaque&reco_id=1021090938b9c0a886620007&share_to=wx_single&study_share_enable=1&study_comment_disable=0&ptype=0&item_id=9223568547320566296


供稿:吕述华 审核:曾勇军